我們都知道,液氨隸屬于危險品,因此在使用的時候就要嚴格按照操作標準進行,除此之外,液氨在運輸前和卸車前也有一系列標準需要我們遵從,接下來哈爾濱液氨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。
一、液氨運輸前檢查項目
1、金屬網體是否完好,有無斷裂或嚴重腐蝕情況。
2、軟管管體是否完好,有無裂紋或損傷。
3、金屬軟管與槽車接頭配合是否完好、可靠,密封面無泄漏。
4、金屬軟管合格證及期限。
5、接頭是否完好,有無腐蝕、變形或裂紋。
6、墊圈是否完好??旖宇^緊固件是否完好、可靠。
二、液氨卸車前的準備工作
1、檢查液氨貯罐液位,并做好記錄。
2、檢查液氨運輸人員,須持有危險品運輸證、危險品押運證、危險品駕駛證以及我公司消防處簽發的危險品準運證,并全部在有效期范圍內。
3、檢查液氨車輛辦理好進入生產區域許可證后,檢查槽車已經配置合格的阻火器、滅火器、接地線,按規定路線進入裝車現場,槽車就位后停車熄火,取下啟動鑰匙,司機離開駕駛室,車輪加定位,車尾接地線著地,司機和押運人員須佩戴安全帽、穿工作服進入卸車等侯區域。
4、檢查槽車上液氨卸車流程及各閥的狀態,特別是安全閥前后閥門處于開啟狀態。
5、卸車人員首先檢查確認金屬軟管和兩端連接是否完好,再將槽車與金屬軟管連接好,確認接口卡件固定完好,不會脫開。
6、將固定靜電接地線接到槽車上,確保接地完好,將車輪固定,防止車輛前后滑動。
7、檢查確認附近消防水炮和其它消氣防設施是否好用,確保在出現萬一時能施救。
8、用對講機(防爆型)和中控室始終保持聯系。
9、如果氣溫超過35℃嚴格按照夏季卸車有關規定執行。
10、卸車前應對金屬軟管進行仔細檢查并記錄備案,若金屬軟管存在問題或缺陷時應立即停止卸車,報裝置維修或更換。
碰到了液氨怎么辦?
液氨是氣氨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,產品為無色的液體,呈弱堿性,易揮發,不燃燒、無爆炸危險的液體。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,同氣氨一樣能對人體起腐蝕和窒息作用。能與酸性物質及銅、鋅等金屬反應。常用作染料、制藥和化工生產的原料;也可作氮肥施用。
在正常條件下,從液氨中分離的氨體具有強烈的氣味、有毒、有燃燒和爆炸危險。氨具有強烈的明顯刺激作用。相對密度小于1,濃度越高其相對密度越小。氨水中毒在農村較為常見,因為它是廣泛使用的化肥之一。
1、液氨濺入眼內,應立即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,再滴入氯霉素眼藥水,若還感覺不適時須到醫院就診。
2、皮膚一旦被沾污,先用清水或2%的食醋液沖洗;若皮膚局部出現紅腫、水泡,可用2%的食醋液沖洗;若鼻粘膜受到強烈的刺激,可滴入1%的麻黃素溶液,重者應吸入糜蛋白酶。
3、發現液氨吸入中毒者,應讓他迅速離開現場,并脫去被液氨污染的衣、褲;口服食醋50-100毫升,同時服用維生素c50毫克,每日3次;若出現咽喉梗塞,肺氣腫等癥狀,應請醫生急診治療,以免發生意外。